刷個短視頻,個人信息和需求竟被人知道得一清二楚?不久后,私人信箱中還會收到仿佛“量身定制”的推銷信息,這都源于一款神奇的“爬蟲”軟件。
昨日,公眾號“梁溪檢察”就報道了全國首例短視頻平臺領域網絡“爬蟲”案。
2022年5月10日,經梁溪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判處被告人丁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并處罰金三萬元。
報道稱,2021年9月,某信息公司員工吳先生在網上巡查時發現有人在兜售一款叫“匯易獲客”的軟件,通過對方官網及電話購買了該款軟件。
使用后,吳先生驚訝地發現該軟件居然可以“爬取”自己公司后臺數據和直播間用戶的相關信息,隨即報警。經偵查,公安機關發現售賣該軟件的某信息咨詢公司老板丁某及銷售人員有重大作案嫌疑。
經查,2019年,丁某成立了自己的信息咨詢公司,后公司因經營不善處于停業狀態。2021年中,丁某從丁某某(另案處理)處以9800元的價格購進匯易獲客軟件成為代理商,利用該軟件可以入侵某些短視頻平臺的服務器,通過關鍵詞搜索可以快速抓取平臺信息,主要包括用戶名、UID、簽名及評論等,再通過軟件把UID轉換成二維碼,來精準定位客戶。丁某對該軟件進行了重新包裝,“改頭換面”后對外銷售,違法所得2.4萬余元。
據悉,該軟件非法突破短視頻平臺防護機制,直接爬取大量用戶的賬號、評論等信息,繼而根據用戶習慣,發送私信實現精準營銷。
檢察官介紹:“網絡爬蟲”作為一項技術手段本身并不違法,但由于本案的軟件采取了避開或突破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措施,未經許可進入被害單位的計算機系統,即屬于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中的“侵入”行為。
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話題標簽:短視頻爬蟲案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