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衣、食、住、行、娛樂、社交等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全部完成。然而,智能手機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由于APP眾多而又頻繁更新,讓手機不堪重負,成為困擾用戶的難題。
不少用戶都抱怨手機內存不夠用,經常出現卡頓甚至死機現象。事實上,近年來雖然智能手機的內存不斷增加,但由于日常工作、生活、社交等諸多方面需要的APP眾多,上述現象非常普遍。
有受訪者表示,在同一家電商,不僅有商城APP、金融APP,還有超市APP。在某些城市,乘坐公交用一款APP,乘坐地鐵還要裝另一款APP,去醫院掛號也要下載一款APP,辦理各類生活類繳費需要下載多款APP。對于機關工作人員來說,平時政務方面需使用的APP更多。據調查顯示,目前很多用戶的手機里少則數十款、多則上百款APP,鋪滿幾頁手機屏幕,要找到想用的需來回翻幾遍。曾經“一部手機在手,吃穿用行都有”的便捷,逐漸迷失在滿屏的APP中。
“不僅擠占手機內存,更讓用戶苦惱的是更新過于頻繁。有時候一個頁面剛用熟,APP升級又變了,而且很多更新是自動的,用戶無法自主控制。”在采訪中王先生表示,在他們這些年輕群體中,普遍使用128GB以上容量的手機才夠用。因為手機內垃圾很多,不定期清理的話會發現空間一點點減少,最終會提示用戶清理內存空間。然而,由于很多垃圾無法徹底清除,依然改變不了內存越來越不足的趨勢。調查發現,一部內存為64GB的手機,一般使用半年后往往會出現內存不夠的情況,而在減少應用軟件和導出視頻與照片后,內存仍然會“捉襟見肘”。
據專業人士介紹,手機APP會產生顯示屏、網絡連接、CPU、硬件模塊等方面的能耗,手機里同時運行的程序過多,就會出現手機內存過于擁擠的狀況,相關的手機垃圾也會越來越多,勢必對手機性能、響應速度造成影響。而其中很多垃圾往往很難清理,甚至卸載軟件后也會大量保留。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程序退出后還是會在后臺運行,占用空間。為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要借助手機管理軟件定期清理緩存和后臺程序,為手機“減負”。同時,經常清理不需要的視頻、照片,卸載不再使用的APP。另外,對于偶爾辦理的業務,無須通過手機應用進行。過多的APP不論對開發單位還是消費者,都是負擔。(楊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