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要求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充分發揮信息化對鄉村振興的驅動賦能作用,加快構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的數字經濟體系,構建適應城鄉融合發展的數字治理體系,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邁出新步伐。
在此次印發的《工作要點》中,五部委共部署了10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構筑糧食安全數字化屏障、持續鞏固提升網絡幫扶成效、加快補齊數字基礎設施短板、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培育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文化、提升鄉村數字化治理效能、拓展數字惠民服務空間、加快建設智慧綠色鄉村,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其中,培育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包含了深化農產品電商發展、培育發展鄉村新業態、強化農村數字金融服務、加強農村資源要素信息化管理等內容,成為不少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力點。
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企業,恒昌不忘初心、主動作為,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近年來在助力鄉村產業數字化、銷售渠道數字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為頗受關注的助力鄉村振興樣本企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恒昌憑借多年扶貧成功經驗,摸索出了“數字化+鄉村振興”模式——區別于直接采購幫扶地區農產品的傳統模式,恒昌通過自身優勢,構建農戶、產品、廠商、市場間的連接機制,通過新零售模式,讓“鄉村振興產品”變成“暢銷商品”,解決好鄉村振興產品愁銷路、愁市場的問題,走出一條讓農戶“自發展”的可持續鄉村振興之路。
通過線上,恒昌打造服務業數字化“新基建”,通過提供技術、數據、流量、算法等支持,將流量和商業場景開放給商家,幫助商家實現數字化轉型,同時幫助客群獲取便捷、高效、低價和高質的數字化服務,豐富生活消費場景,尤其是為后疫情時代的“無接觸經濟”消費場景進行多維賦能。同時,恒昌積極發展社群營銷、直播帶貨等新型電子商務模式。以“產業+科技+金融+電商”模式,打造農產品與電商平臺對接的訂單銷售合作模式,重點解決農戶個性化增收項目中的農產品銷售問題,把線下特色農產品引入線上,逐步形成市場化幫扶機制。
通過線下,恒昌致力于構建“城市民生智慧生態”。一方面,聚合農業龍頭標桿企業,從鄉村振興供給側發力,為消費者甄選花田貢米、琥珀茶油等不僅綠色優質,還能對產地起到經濟拉動作用的代表性農產品。另一方面,攜手合作伙伴以智能貨柜為載體,將其直接帶入寫字樓以及商場、旅游景區等消費場景,使產品與消費群體直接對接,通過“以購代銷、以買代幫”等方式,將這些優質、綠色、安全的農產品推向更加廣闊的市場,推動鄉村振興融入全國大市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對于恒昌而言,金融科技的優勢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創新發展,也為恒昌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事業中數字化賦能提供了前進的引擎。通過發揮自身優勢,恒昌將農產品市場打造成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24小時市場”,實現了線上直播助農、網上下單訂購、線下智能物流配送,智能貨柜無接觸售貨,從而為盤活農村百萬億資源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能。據不完全統計,在恒昌的全產業鏈“造血”機制帶動下,目前已經幫扶重慶酉陽當地農產品銷售近7,000余萬元,惠及農民超過1萬人。
有專家表示,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商業模式在農村發展中的應用,不僅強調在銷售端應用直播、短視頻等多種新方式,還強調以數字技術驅動新產業發展模式,如通過物聯網、農業大數據、先進感知等數字技術應用促進農業擴大規模、高質量發展,從而形成線上帶動線下、數字技術帶動產業發展等新局面。在《工作要點》中,五部門也明確了2022年的工作目標:到年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鄉村數字經濟加速發展,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4,300億元。
當下,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是順應發展大勢,構筑數字化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時代所需,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恒昌以金融科技為抓手,近年來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以此為包括廣大農業、農村用戶在內的群體提供更為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缛雱摌I的第11個年頭,恒昌開始致力于在數字經濟領域進行前瞻性布局,以更智能化的數字服務能力,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未來,恒昌將進一步推動優勢資源的協同、集成和互補,全方位、多層次助力國家數字鄉村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